一心一意风铃yV
![]()
:古韵新章,奏响时代强音
龙岩,这座地处福建西南部的城市,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传承。在时代的浪潮中,龙岩不断涌现出令人瞩目的新鲜事,古老与现代在这里激情碰撞,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踏入龙岩,仿佛步入了历史的长河。这里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75%以上的人口是客家人 ,长汀被称为“客家首府”,汀江则是公认的“客家母亲河” 。西晋起,衣冠南渡,中原汉人不断进入闽西,至宋代,汉族客家民系在汀江流域等地形成。上杭瓦子街,是客家民系成长的摇篮和驿站,“自有上杭城,便有瓦子街”的民谚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武平中山镇,被誉为“客家百姓镇”,方圆不足十里,却聚居着上百个客家姓氏,独特的“军家话”与“客家话”兼用的文化习俗,吸引着众多语言学家前来研究 。
龙岩的客家土楼更是闻名遐迩。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建筑群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产生于宋元时期,主要分布在永定区的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独特建筑形式。土楼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功能齐全,与自然融为一体,遵循着“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 。永定有土楼23000多座,其中圆楼360多座 ,每一座土楼都承载着客家人的生活智慧和家族记忆。如今,龙岩推出“世遗土楼游”,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游客们可以走进“土楼王”承启楼,感受其宏大的建筑规模;也可以欣赏“土楼王子”振成楼的富丽堂皇,聆听客家山歌,观看非遗表演,深入体验客家文化的魅力 。
在文化传承方面,龙岩同样成果斐然。2025年5月19日,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并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 。这一荣誉的背后,是龙岩多年来对客家文化的精心呵护与传承。龙岩拥有10项国家级“非遗”、58项省级“非遗” ,闽西汉剧表演艺术别具一格,素有“南国牡丹”之称;连城“游大龙”,以791.5米打破吉尼斯世界最长游行花车纪录;客家狂欢节——连城、永定“走古事”,场面壮观,声势浩大 。为了让这些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龙岩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全市85所中小学校开设非遗课程,在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非遗课程、举办非遗讲座,推出5条非遗研学精品路线 ,并在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龙岩市实验小学龙州校区设立龙岩采茶灯保护传承基地 。通过这些努力,非遗文化在龙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
近年来,龙岩还在文旅融合发展上不断创新。长汀古城,这座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的古城,不仅保留了唐宋时期的街巷格局,还融入了现代文旅体验 。游客们漫步在石板路上,登临古城墙,聆听客家山歌,品尝客家美食,仿佛穿越千年,与历史亲密对话 。永定的土楼景区也在不断升级,除了欣赏土楼的建筑之美,游客还可以参与客家美食制作、观看沉浸剧场表演、入住特色民宿,全方位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龙岩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文旅资源。龙岩采茶灯亮相央视元宵晚会,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 ,进一步提升了龙岩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龙岩,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在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无论是古老的客家文化,还是新兴的文旅产业,都展现出龙岩独特的风采。相信在未来,龙岩将继续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模式,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龙岩,爱上龙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