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的骄阳下,武平县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迎来了 “清新福建 五彩龙岩” 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8 月 4 日至 5 日,以 “果香李‘韵’‘鲜’启武平” 为主题的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市的 23 名自媒体代表怀揣着对武平县乡村振兴新貌的期待与好奇,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之旅。
武平县,这座被誉为 “天然氧吧” 的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不断奋进的发展态势,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篇章。在这次活动中,自媒体代表们犹如一群敏锐的探索者,深入千鹭湖景区、武平县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百家大院、万安镇捷文村等关键地点,全方位、多维度地挖掘武平县在乡村振兴、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试图通过他们的镜头与笔触,将武平的魅力与成就传递给更多人。
一、千鹭湖景区:描绘湿地保护的生态画卷
“千亩湿地,白鹭天堂”,千鹭湖景区以其独特的湿地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在武平的自然版图上熠熠生辉。当自媒体代表们踏入这片神奇的土地,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生态世界。
沿着湿地画廊缓缓前行,清澈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草在水中摇曳生姿,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湖畔的芦苇随风轻摆,仿佛在向来访者诉说着湿地的故事。成群的白鹭或盘旋于天空,或栖息于水草丛中,它们洁白的身影与碧绿的湿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自媒体代表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和手机,记录下这一个个生动而灵动的瞬间,用镜头定格湿地保护的斐然成效。
然而,这片湿地曾经也面临过生态威胁。在景区的展览馆内,一幅幅对比照片清晰地展示了湿地过去的模样:水体污染、植被破坏、鸟类数量锐减…… 但在当地政府部门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湿地保护措施得以实施。通过加强水质监测与治理,严格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开展植被恢复工程,种植大量适合湿地生长的植物;建立生态保护宣传机制,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等多方面举措,千鹭湖景区实现了从生态脆弱到生态优美的华丽转变,成为湿地保护的成功典范。
景区内的生态科普馆更是吸引了代表们的目光。馆内陈列着各种湿地动植物标本,以及详细介绍湿地生态系统知识的宣传展板。通过参观学习,代表们深刻认识到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了解到武平县在湿地保护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科普馆定期组织面向青少年和民众的生态科普活动,培养大家对湿地的热爱与保护意识,让湿地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千鹭湖景区的魅力还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当地以湿地为灵感,开发出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如白鹭造型的瓷器、湿地风光的摄影作品、带有湿地文化元素的手工艺品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展现了湿地的自然之美,更将湿地文化传递到千家万户,为景区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实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在千鹭湖景区的所见所闻,让自媒体代表们感慨万千。他们意识到,湿地保护不仅是对自然的呵护,更是对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负责。通过他们的传播,千鹭湖景区这一生态明珠将被更多人所熟知,吸引更多人投身到湿地保护的行列中来。
二、武平县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百家大院:古韵新风交织的文化瑰宝
从千鹭湖景区出发,自媒体代表们来到了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武平县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百家大院。这里,明清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每一块青砖、每一片黛瓦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漫步在古院落中,高大的马头墙、精美的木雕、典雅的石刻映入眼帘,无不展示着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与独特魅力。然而,与传统古建筑不同的是,百家大院通过巧妙植入现代元素,实现了古建焕新颜的奇妙转变。在一些房间内,设计师将现代的家具、智能设备与古朴的建筑风格巧妙融合,既保留了古建筑的历史质感,又为居住者提供了舒适便捷的现代生活体验;部分庭院中,利用现代光影技术打造的景观小品,在夜间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赋予古建筑新的活力与生机。
4 日晚,百家大院的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场由客家戏剧联盟带来的五省特色戏剧演出在这里盛大上演。来自不同省份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们轮番登场,粉墨登场间,唱念做打,各展风采。客家山歌的质朴悠扬、赣南采茶戏的活泼俏皮、湖南花鼓戏的欢快热烈、广东粤剧的韵味醇厚等不同风格的戏剧艺术,犹如一场视听盛宴,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
这场演出不仅为自媒体代表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广泛影响力和包容性。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迁徙与融合过程中,吸收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而武平县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通过举办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搭建起了与各地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进一步推动了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在百家大院的每一处角落,都能发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印记。这里经常举办各类文化展览、学术研讨会、民俗活动等,吸引着两岸的学者、艺术家、游客纷至沓来。许多台湾同胞也曾来到这里,寻根溯源,感受同根同祖的文化渊源,促进了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百家大院作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交流使命,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贡献着独特的力量。
自媒体代表们在百家大院沉浸式体验了文化的魅力,他们深知文化传承与交流对于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他们的报道,将吸引更多人关注武平县的文化建设,使百家大院这一文化瑰宝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平台。
三、万安镇捷文村:奏响 “点绿成金” 的产业华章
全国林改策源地万安镇捷文村,是武平县产业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里,自媒体代表们亲眼见证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生动实践和磅礴力量。
走进捷文村的千亩灵芝基地,仿佛进入了一个灵芝的奇幻世界。一排排整齐的灵芝大棚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田野间,大棚内,一朵朵灵芝宛如撑开的红伞,鲜艳欲滴,散发出阵阵菌香。村民们正忙碌地穿梭在菌田间,精心照料着这些珍贵的 “绿色财富”。捷文村充分利用当地的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灵芝种植产业,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灵芝的产量和品质,使其在市场上备受欢迎,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
灵芝产业不仅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还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灵芝切片、灵芝孢子粉加工等,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灵芝加工车间,先进的生产设备正在高效运转,将新鲜的灵芝加工成各种产品,包装精美后销往市场。这一过程中,吸纳了大量村民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除了灵芝产业外,捷文村还积极培育其他特色产业,共同编织出 “点绿成金” 的产业图谱。登上中央电视台的武平百香果,以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特点,在市场上享有盛誉。在捷文村的百香果种植园内,藤蔓上挂满了圆润饱满的百香果,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推广和品牌建设,武平百香果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了捷文村又一张亮丽的产业名片。
占据全国 95% 市场份额的富贵籽,更是捷文村产业发展的传奇。在富贵籽种植基地,一盆盆枝繁叶茂的富贵籽整齐地摆放着,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象征着吉祥与富贵。从最初的零星种植到如今的规模化种植、专业化销售,捷文村凭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技术优势,将富贵籽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种植户们通过网络平台、展销会等多种渠道,将富贵籽销售到全国各地,满足了市场对观赏植物的巨大需求,同时也为村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让小小的富贵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致富果”。
在捷文村的发展历程中,生态保护始终贯穿于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村民们深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持续收获金山银山。因此,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他们注重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捷文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它证明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只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就能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四、自媒体代表:见证者、传播者与参与者
在这次主题宣传活动中,来自全市的 23 名自媒体代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活动的见证者,更是武平县高质量发展成果的传播者和参与者。
自媒体代表们来自不同的领域,涵盖美食、旅游、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他们带着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独特视角,深入武平县的各个角落,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亮点。在千鹭湖景区,他们用优美的文字描绘湿地的生态画卷,通过短视频展示白鹭翩翩起舞的灵动画面;在百家大院,他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建筑的韵味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之美,直播戏剧演出让更多网友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捷文村,他们走进田间地头,与村民亲切交流,通过直播带货帮助销售特色农产品,助力村民增收。
在活动过程中,自媒体代表们积极发挥自身平台的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多种自媒体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地发布关于武平县的宣传内容。一篇篇生动有趣的推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短视频、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直播,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互动。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对武平县美丽风光、丰富文化、特色产业的向往之情,有的甚至直接询问如何前往武平县旅游,如何购买当地的特色产品。
自媒体代表们的传播力量不仅提升了武平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活动期间,武平县的旅游订单量明显增加,特色农产品的线上销量也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同时,他们的报道引起了更多媒体的关注,一些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和报道相关内容,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除了积极传播,自媒体代表们还深度参与到活动中,为武平县的发展建言献策。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交流座谈会上,他们结合自身在自媒体领域的经验和优势,就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推广武平县的品牌形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拓展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例如,有的代表建议武平县可以打造更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结合自媒体的热点话题进行精准营销;有的代表提出可以通过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武平县,增加旅游市场的活力;还有的代表表示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具有武平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提升旅游附加值。
通过与自媒体代表们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武平县政府部门和企业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媒体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与自媒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乡村振兴:武平县的实践路径与美好愿景
通过这次 “清新福建 五彩龙岩” 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武平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武平县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支撑,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生态建设方面,武平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打造了千鹭湖景区这样的生态名片,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同时,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让广大农民在生态保护中受益,从而更加自觉地投入到生态建设中来,形成了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文化传承与发展在武平县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百家大院为依托,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活动的举办、文创产品的开发等多种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化不仅丰富了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乡村的文化软实力,还成为了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增强了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产业发展是武平县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捷文村的灵芝、百香果、富贵籽等特色产业,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举措,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武平县还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电商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乡村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保障。
武平县的乡村振兴实践,是无数基层干部群众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从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到企业的积极投资、创新发展,再到农民的辛勤劳动、主动参与,以及自媒体代表们的大力宣传,每一个主体都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汇聚成了推动武平县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展望未来,武平县将继续砥砺前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打造更多高品质的生态景区和生态乡村;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武平县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典范,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武平力量。
六、结语
为期两天的 “清新福建 五彩龙岩” 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在武平县圆满落下帷幕,但武平县乡村振兴的故事仍在继续,其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也永不停歇。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看到了武平县在乡村振兴、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感受到了武平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奋进与担当。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武平县正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举措和创新的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武平县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成为清新福建、五彩龙岩大地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绽放出永恒的魅力。
这次主题宣传活动虽然结束,但对于武平县的关注与支持不会停止。让我们共同期待武平县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收获更多的成果,为其他地区提供更多的可借鉴经验,引领乡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让乡村振兴的梦想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变成现实,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