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报
-
这句话出自毛泽东著名的词作《清平乐.蒋桂战争》。其创作的大致背景如下:

随着国民党内部权利之争的不断加剧,蒋介石与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于1929年春三、四月间,为抢夺两湖(湖北、湖南)地区的实际控制权而展开大战,打得乌烟瘴气,鸡犬难安,再次把广大战争区域内原本就已是苦难深重的众多老百姓,推进了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四月,桂系战败,放弃武汉,退入广西。

1928年春,邓子恢在家乡龙岩领导发动暴动;1929年五月,他写信告知毛泽东,因蒋桂战争,闽西的国民党军队已奉命进入广东攻打桂系,当地兵力空虚。

毛泽东依据当时革命形势,充分利用国民党内部分裂、统治不稳的有利环境,制定了“在国民党军阀长期战争期间,我们要和蒋桂两派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方针,应邓子恢之,亲自率领红四军从江西再度入闽,1929年5月20日上午9时,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指战员,在当地老乡的全力帮助下,自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汀江渡口向东渡过汀江,并迅速攻占龙岩、上杭等广大地区,开创了闽西革命根据地。


得到解放的苏区人民跟着毛委员、朱军长高举长矛大刀,打土豪、分田地,到处都呈现出轰轰烈烈的革命景象!当年秋天,倍感精神振奋的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诗词《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举报 -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