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衣18226489
1977年,李敏在福建龙岩见到了亲姐姐杨月花,不过,杨月花当即向李敏提了一个要求,舅舅贺敏学知道后,说了一句:“和你妈子珍性格一样啊!”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7年7月,福建省龙岩县电影工作站的普通干部杨月花接到一个特殊通知:省文化局领导要求她去当地最好的闽西宾馆汇报工作。
这个通知让她感到困惑,因为她只是基层工作人员,平时很少有机会参与高级别的工作汇报。
当她走进宾馆房间时,看到沙发上坐着一位比她年轻七八岁的女干部,周围还有几位当地领导。
虽然素未谋面,但杨月花觉得这位女领导十分面熟。
在汇报过程中,她注意到对方似乎对工作内容并不太关注,反而一直在仔细打量她。
后来杨月花才知道,这位女领导就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
而她自己,则可能是伟人失散多年的长女毛金花。
伟人与贺子珍共有六个子女,但由于战争年代的动荡,大多数孩子或夭折或失散。
1930年,贺子珍在龙岩生下的长女毛金花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孩子出生仅二十天后,就因为部队转移而被托付给当地鞋匠翁清河抚养。
此后数十年间,寻找毛金花下落的努力从未停止。
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自过问此事,福建省各级干部和群众也积极参与寻找工作。
经过大量调查,大多数党史专家认为杨月花很可能就是当年的毛金花。
毛金花幼年的经历十分坎坷。
她被托付给翁清河后,先后被转手多次。
先是被遗弃在南门赞风店前,被一个讨饭婆收养。
一年后又转给山东商人张先志。
1935年再次被转给邱应松夫妇收养。
直到被邱家收养并改名为杨月花后,她才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杨月花已经出落成19岁的姑娘。
有人说她长得像贺子珍,额头特别像伟人。
1951年她参加工作,1958年入党,后来在县工商联任职。
她与县粮食局的郑焕章结婚后,继续与养母邱兰仔一起生活。
1963年,杨月花从亲戚那里得知自己可能是抱养的,生父母可能是老红军。
这个消息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
她写信给当地领导,请求帮助寻找亲生父母。
其实早在1932年,伟人就委托弟弟毛泽民寻找毛金花,但翁清河声称孩子已经夭折。
此后的调查工作因为翁清河反复不定的说法而困难重重。
直到杨月花主动写信求助后,在福建省省长魏金水的主持下,翁清河才承认当年将孩子转送他人的事实,并指认杨月花就是毛金花。
但第二天他又反悔,坚持说孩子早已夭折。
1970年代,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开始关注此事。
1973年,贺敏学派周剑霞到龙岩探望杨月花。
周剑霞仔细观察了杨月花的体貌特征,认为她很像伟人,举止神态则像贺子珍。
贺敏学见到杨月花后,激动地流下眼泪。
他和夫人都认为杨月花就是自己的外甥女。
但毛泽东和贺子珍始终未能与杨月花相见。
据伟人的外孙女孔东梅记载,毛家对此事持保留态度,而贺家则认可杨月花的身份。
1977年,李敏受母亲贺子珍嘱托,专程到龙岩看望杨月花。
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未能相认。
贺敏学曾问杨月花为什么不主动认妹妹,杨月花倔强地表示:"我比她年长,她不先叫我,我何苦唤她?"
这种倔强的性格让贺敏学觉得她很像贺子珍。
尽管未能与亲生父母相认,杨月花始终与贺敏学一家保持密切来往。
她表示,能知道自己的身世已经很满足,感谢党和老革命们帮助她解开身世之谜。
她的故事成为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感人注脚,展现了战争年代革命家庭所经历的悲欢离合。
对此您怎么看?
主要信源:(四川红网——《1977年杨月花见到李敏,事后提出一个要求,贺敏学:和你妈子珍性格一样啊!》)
